欢迎知道的贤友为我解答疑惑。感恩
请问翻阅其他宗教的经典,但纯粹只是为了理解他人的宗教信仰,有破三皈依吗?
请问翻阅其他宗教的经典,但纯粹只是为了理解他人的宗教信仰,有破三皈依吗?
请问翻阅其他宗教的经典,但纯粹只是为了理解他人的宗教信仰,有破三皈依吗?
欢迎知道的贤友为我解答疑惑。感恩

欢迎知道的贤友为我解答疑惑。感恩
Re: 请问翻阅其他宗教的经典,但纯粹只是为了理解他人的宗教信仰,有破三皈依吗?
研究阅读其他宗教的经典应该是没有破三皈依的。
请参考:
1、卜卦等行为,算不算破三皈依?
2、佛教的皈依是什麽意思
3、为何上座部信徒要常常请授五戒
4、佛弟子能否到其他宗教场所参拜?
5、觅寂尊者三归依(三皈依)释疑
6、皈依&破皈依(玛欣德尊者讲述)
请参考:
1、卜卦等行为,算不算破三皈依?
2、佛教的皈依是什麽意思
3、为何上座部信徒要常常请授五戒
4、佛弟子能否到其他宗教场所参拜?
5、觅寂尊者三归依(三皈依)释疑
6、皈依&破皈依(玛欣德尊者讲述)
Re: 皈依&破皈依
皈依&破皈依
(玛欣德尊者讲述)
下面简单地讲一讲如何以佛陀、法、僧为皈依。
皈依的巴利语是saraṇa,名词,指庇护所、避难的地方、保护的地方。gacchāmi是我去、我前往。因此,bhagavantaṃ saraṇaṃ gacchāmi dhammañca bhikkhusaṅghañca直译为我前往佛陀的庇护所,前往法的庇护所,前往僧的庇护所。由于在生死轮回当中,佛法僧能够提供生天以及解脱的庇护所、保护处,所以当一个在家人,或者善男子、善女人对佛陀、法、僧生起信心之后,他表示自己愿意以佛陀为皈依、以法为皈依、以僧为皈依。通过表白,他成为佛陀的弟子。
有四种方式可以达成世间的皈依:1.奉献自己;2.以三宝为自己至上的皈依处;3.接受弟子的身份;4.顶礼。
“奉献自己”,把自己奉献给三宝,他可以这样说:“从今日起,我把自己奉献给佛陀、奉献给正法、奉献给僧团。”
“以三宝为自己至上的皈依处”,可以这样表白:“从今天开始,佛陀是我至上的皈依处、法是我至上的皈依处、僧是我至上的皈依处,请您忆持我为近事男(女的则说近事女)。”
“接受弟子的身份”,可以这样说:“从今天开始,我是佛陀的弟子、是法的弟子、是僧的弟子,请您忆持我。”
“顶礼”,在顶礼之后表白:“从今天起,我只顶礼佛陀、我只顶礼法、我只顶礼僧,我只对这三种皈依的对象顶礼、恭敬、起立以及例行适当的义务,请您如是忆持我。”
可以透过这四种方式的任何一种来表白自己成为佛弟子。
----------------------
有两种方式的破皈依:
1. 有罪的破皈依;
2. 无罪的破皈依。
什么是有罪的破皈依?当一位佛弟子在表白自己只以佛、法、僧三宝为皈依之后,他又皈依或者顶礼佛、法、僧三宝以外的神、宗教师、宗教领袖、宗教修行者等,此时他的皈依就破了,也就是说,他已经不再是佛弟子了。同时,这种皈依的破除是有罪的。
什么是无罪的破皈依?当一位佛弟子在死亡的时候,由于命根断绝,他的皈依也自然失去了,这种破除称为没有罪的。
佛陀在《增支部》中说:
Aññhānametaṃ, bhikkhave, anavakāso, yaṃ diññhisampanno puggalo aññaṃ satthāraṃ uddiseyya .
“诸比库,这是不可能的、决不会发生的,即:一个具足正见的人会承认其他的导师。”
对于圣者来说,有罪的破皈依是不会发生的,他们对其他的宗教导师,不会认为“这是佛陀”、“这是我的导师”、“这是我的宗教师”、“这是我的庇护所”。对于具足正见的人(diṭṭhisampanna)——特指初果和初果以上的圣者,他们决不会皈依佛、法、僧三宝以外的对象。(道之见、具足观、达到正法、见到正法、具足学智、具足学明、具足法流、具足圣抉择慧,立於无死之门。)
佛陀继续说:
Ṭhānañca kho etaṃ, bhikkhave, vijjati yaṃ puthujjano aññaṃ satthāraṃ uddiseyya.
“然而,诸比库,这是有可能的,这是会发生的,即:一个凡夫会承认其他的导师。”
对凡夫来说,有罪的破皈依是有可能发生的;但是对于圣者来说,有罪的破皈依是决不可能发生的。
在家弟子的皈依又可因五种而受污染,甚至毁坏、毁灭,佛陀在《增支部》中说:
“诸比库,拥有五法的近事男,是贱种的近事男、是污秽的近事男、是可厌的近事男。哪五种?没有信心;没有戒行;迷信征兆;依靠征兆而不是依靠业;从佛教之外另寻宗教师,并且先向该处礼敬。”
对于在家的佛弟子,若有五种法(行为)的其中一种,他的皈依将会受到影响:
1. 没有信心:对佛、法、僧三宝没有信心。
2. 没有戒行:故意违犯五戒。
3. 迷信征兆:相信算命、看相、风水、《易经》等。
4. 依靠征兆而不是依靠业:在遇到危难或不幸的时候,他去问神、求神拜佛,而不是相信业果。由于他对业果没有信心,所以才会相信征兆,依照征兆去化解。
5. 从佛教之外另寻宗教师,并且先向该处礼敬:佛弟子已经皈依了佛、法、僧,但他却礼敬其他的宗教师,或者他已经以三宝为信仰,还去寻求其他的保护。
什么是在家弟子的成就?即:在戒律(五戒)方面能受持好;拥有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活命具足——不从事五种邪命:1.贩卖武器;2.贩卖人口;3.饲养供屠宰的畜生(如养鸡、养猪等供人屠宰);4.贩卖毒药;5.贩卖烟酒(包括酒类等麻醉品)。在家人不应该从事这五类职业,这称为在家人的正命成就。贩卖人口、卖毒药、卖烟酒,或从事赌博行业,这称为在家人的邪命。
当一位在家人拥有了五种素质,这种在家人就称为像宝一样的居士、像红莲花的居士、像白莲花的居士。五种素质是:
1. 他有信心;
2. 他有戒行;
3. 他不迷信征兆;
4. 他依靠业而不再依靠征兆;
5. 他不再从佛教之外另寻宗教师,而不向其他地方礼敬。
这是一位在家居士的成就。
以上段落摘自:玛欣德尊者讲“沙门果经”
注:所有根据录音整理的07年-09年开示文字都未经过Mahinda尊者校对,仅供大家参考。
(玛欣德尊者讲述)
下面简单地讲一讲如何以佛陀、法、僧为皈依。
皈依的巴利语是saraṇa,名词,指庇护所、避难的地方、保护的地方。gacchāmi是我去、我前往。因此,bhagavantaṃ saraṇaṃ gacchāmi dhammañca bhikkhusaṅghañca直译为我前往佛陀的庇护所,前往法的庇护所,前往僧的庇护所。由于在生死轮回当中,佛法僧能够提供生天以及解脱的庇护所、保护处,所以当一个在家人,或者善男子、善女人对佛陀、法、僧生起信心之后,他表示自己愿意以佛陀为皈依、以法为皈依、以僧为皈依。通过表白,他成为佛陀的弟子。
有四种方式可以达成世间的皈依:1.奉献自己;2.以三宝为自己至上的皈依处;3.接受弟子的身份;4.顶礼。
“奉献自己”,把自己奉献给三宝,他可以这样说:“从今日起,我把自己奉献给佛陀、奉献给正法、奉献给僧团。”
“以三宝为自己至上的皈依处”,可以这样表白:“从今天开始,佛陀是我至上的皈依处、法是我至上的皈依处、僧是我至上的皈依处,请您忆持我为近事男(女的则说近事女)。”
“接受弟子的身份”,可以这样说:“从今天开始,我是佛陀的弟子、是法的弟子、是僧的弟子,请您忆持我。”
“顶礼”,在顶礼之后表白:“从今天起,我只顶礼佛陀、我只顶礼法、我只顶礼僧,我只对这三种皈依的对象顶礼、恭敬、起立以及例行适当的义务,请您如是忆持我。”
可以透过这四种方式的任何一种来表白自己成为佛弟子。
----------------------
有两种方式的破皈依:
1. 有罪的破皈依;
2. 无罪的破皈依。
什么是有罪的破皈依?当一位佛弟子在表白自己只以佛、法、僧三宝为皈依之后,他又皈依或者顶礼佛、法、僧三宝以外的神、宗教师、宗教领袖、宗教修行者等,此时他的皈依就破了,也就是说,他已经不再是佛弟子了。同时,这种皈依的破除是有罪的。
什么是无罪的破皈依?当一位佛弟子在死亡的时候,由于命根断绝,他的皈依也自然失去了,这种破除称为没有罪的。
佛陀在《增支部》中说:
Aññhānametaṃ, bhikkhave, anavakāso, yaṃ diññhisampanno puggalo aññaṃ satthāraṃ uddiseyya .
“诸比库,这是不可能的、决不会发生的,即:一个具足正见的人会承认其他的导师。”
对于圣者来说,有罪的破皈依是不会发生的,他们对其他的宗教导师,不会认为“这是佛陀”、“这是我的导师”、“这是我的宗教师”、“这是我的庇护所”。对于具足正见的人(diṭṭhisampanna)——特指初果和初果以上的圣者,他们决不会皈依佛、法、僧三宝以外的对象。(道之见、具足观、达到正法、见到正法、具足学智、具足学明、具足法流、具足圣抉择慧,立於无死之门。)
佛陀继续说:
Ṭhānañca kho etaṃ, bhikkhave, vijjati yaṃ puthujjano aññaṃ satthāraṃ uddiseyya.
“然而,诸比库,这是有可能的,这是会发生的,即:一个凡夫会承认其他的导师。”
对凡夫来说,有罪的破皈依是有可能发生的;但是对于圣者来说,有罪的破皈依是决不可能发生的。
在家弟子的皈依又可因五种而受污染,甚至毁坏、毁灭,佛陀在《增支部》中说:
“诸比库,拥有五法的近事男,是贱种的近事男、是污秽的近事男、是可厌的近事男。哪五种?没有信心;没有戒行;迷信征兆;依靠征兆而不是依靠业;从佛教之外另寻宗教师,并且先向该处礼敬。”
对于在家的佛弟子,若有五种法(行为)的其中一种,他的皈依将会受到影响:
1. 没有信心:对佛、法、僧三宝没有信心。
2. 没有戒行:故意违犯五戒。
3. 迷信征兆:相信算命、看相、风水、《易经》等。
4. 依靠征兆而不是依靠业:在遇到危难或不幸的时候,他去问神、求神拜佛,而不是相信业果。由于他对业果没有信心,所以才会相信征兆,依照征兆去化解。
5. 从佛教之外另寻宗教师,并且先向该处礼敬:佛弟子已经皈依了佛、法、僧,但他却礼敬其他的宗教师,或者他已经以三宝为信仰,还去寻求其他的保护。
什么是在家弟子的成就?即:在戒律(五戒)方面能受持好;拥有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活命具足——不从事五种邪命:1.贩卖武器;2.贩卖人口;3.饲养供屠宰的畜生(如养鸡、养猪等供人屠宰);4.贩卖毒药;5.贩卖烟酒(包括酒类等麻醉品)。在家人不应该从事这五类职业,这称为在家人的正命成就。贩卖人口、卖毒药、卖烟酒,或从事赌博行业,这称为在家人的邪命。
当一位在家人拥有了五种素质,这种在家人就称为像宝一样的居士、像红莲花的居士、像白莲花的居士。五种素质是:
1. 他有信心;
2. 他有戒行;
3. 他不迷信征兆;
4. 他依靠业而不再依靠征兆;
5. 他不再从佛教之外另寻宗教师,而不向其他地方礼敬。
这是一位在家居士的成就。
以上段落摘自:玛欣德尊者讲“沙门果经”
注:所有根据录音整理的07年-09年开示文字都未经过Mahinda尊者校对,仅供大家参考。
Re: 请问翻阅其他宗教的经典,但纯粹只是为了理解他人的宗教信仰,有破三皈依吗?
经过我这几天的思考,我觉得如果只是纯粹想理解他人的宗教而翻阅他们的经典并不会破三皈依。不过,如果我们(受了三皈依的我们)指认其他宗教的创始人为我们的导师,把非佛陀当做佛陀来皈依、顶礼那就破了三皈依了。另外,假如我们把他人的宗教经典奉为(圣典),并把它当作我们的指引(单纯阅读研究不算),其实也算是破了三皈依。
六、皈依的破
已皈依者有两种破皈依:有罪的破皈依(sāvajjo)和无罪的破皈依(anavajjo)。
1.有罪的破皈依:是指已皈依者再皈依或礼拜佛、法、僧三宝以外的神、鬼、宗教导师,或奉献自己给他们,即破了他的皈依,他就不再是佛弟子了。这种破皈依是有罪的,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2.无罪的破皈依:是指已皈依者在死亡时,他的皈依也自动地丧失。这种破皈依是无罪的。
(*内容取自《受戒持戒与护僧须知》一书*)
在现今的社会,了解他人的宗教信仰并包容与尊重,尤其是生在像马来西亚这种多元民族、多元宗教与文化的国家,我想是必需且重要的。所以我认为单纯为了理解他人的宗教信仰而翻阅其经典并没有破三皈依。只是不要把它奉为我们(受了三皈依的人)的指引、皈依、圣典罢了。以上是我的看法啦~~
假如有任何错误的地方,但愿大家不吝指教。谢谢
感恩❤
六、皈依的破
已皈依者有两种破皈依:有罪的破皈依(sāvajjo)和无罪的破皈依(anavajjo)。
1.有罪的破皈依:是指已皈依者再皈依或礼拜佛、法、僧三宝以外的神、鬼、宗教导师,或奉献自己给他们,即破了他的皈依,他就不再是佛弟子了。这种破皈依是有罪的,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2.无罪的破皈依:是指已皈依者在死亡时,他的皈依也自动地丧失。这种破皈依是无罪的。
(*内容取自《受戒持戒与护僧须知》一书*)
在现今的社会,了解他人的宗教信仰并包容与尊重,尤其是生在像马来西亚这种多元民族、多元宗教与文化的国家,我想是必需且重要的。所以我认为单纯为了理解他人的宗教信仰而翻阅其经典并没有破三皈依。只是不要把它奉为我们(受了三皈依的人)的指引、皈依、圣典罢了。以上是我的看法啦~~
假如有任何错误的地方,但愿大家不吝指教。谢谢
上次由 初学者 在 2021年 1月 15日 星期五 7:04 pm,总共编辑 1 次。
Re: 请问翻阅其他宗教的经典,但纯粹只是为了理解他人的宗教信仰,有破三皈依吗?
谢谢@Ashoka贤友的解惑。感恩
